輕資產模式的企業,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三個杠桿:一是善于以少量的資產和資源撬動、整合大量的資源和能力,即“有效利用資產/資源/能力杠桿”;二是庫存低,應收賬款少,有息負債少,運營資本消耗少,運營效率高,即“有效利用負債杠桿”;三是投入資本收益高,成長速度快,價值實現效率高,能很快獲得資本青睞,即“有效利用價值杠桿”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耐克、阿迪達斯、可口可樂等都屬于輕資產商業模式。
一般而言,輕資產模式有兩種類型:第一種是固定資產少,可變資產多;第二種是企業著重構建產品設計、品牌建設、營銷渠道、客戶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資產,而把自己缺乏或不具備的能力,或難以管理的業務環節交給合作伙伴,從而降低自身的投資和管理成本。
案例分析:戴爾電腦的輕資產模式
戴爾電腦是一個輕資產運營的實例。很多人都講戴爾是產品直銷的典型,然而,據IDG數據顯示,戴爾總銷量中商用市場占70%以上,25%左右賣到中小企業,家用市場只占5%左右,因而可以說,戴爾執行的并非面向個人客戶的傳統直銷模式。
戴爾最值錢的兩部分資產是營銷隊伍和組裝工廠,其中營銷隊伍又更為重要。戴爾的營銷隊伍分為兩部分:外部營銷人員和內部營銷人員,前者跟蹤維持客戶,后者開發客戶,服務于前者。2010年,戴爾的外部營銷人員在全中國有200多人,分布在華東、華南、華北和西南四個區域,主要負責行業和重要客戶的營銷工作,每4-7名外部銷售人員負責一個行業的銷售,向行業銷售總監負責。行業和重要客戶對戴爾公司意義重大,為其貢獻了超過八成的營業收入。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,戴爾占有中國大企業電腦市場的份額達到20%,政府市場達到8%,教育市場達到1%-2%。
內部銷售人員利用各種渠道搜尋潛在行業/重要客戶的通信方式,以電話銷售的形式與客戶初次溝通,確定意向客戶后將資料遞交其所屬的外部銷售人員。每天,每個內部銷售人員平均撥打100-200個電話,有時還會接聽一些客戶主動打來的需求電話,在初步確認客戶需求后,將有效需求轉給外部銷售人員處理。
營銷人員的工作效率驚人:銷售人員的平均勞動生產率約為2000萬/人/年。每個外部銷售人員的季度任務為100萬美元,若連續兩個季度沒有完成任務就會走人。內部銷售人員每天要完成100-200個電話溝通;10個內部銷售人員組成的團隊一個季度的任務是2000萬-3000萬元,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2-3萬元的銷售額。
戴爾通過營銷隊伍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的客戶甄別和分類體系,從而使其資源能夠集中于高價值的客戶,為其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和個性化的服務,這部分客戶對營業額的貢獻超過了80%,全球500強企業中超過400家是戴爾的客戶,殼牌平均每周從戴爾訂購1000臺PC,戴爾專門成立了一個六人的服務團隊為GE使用的14萬臺戴爾電腦提供服務支持。
正是因為有大量的客戶資源作為基礎,才有了戴爾眾所周知的、與之配套的供應鏈管理體系。戴爾通過供應鏈管理系統確認手頭庫存,然后按照數量要求向零部件廠商訂貨,必要的部件被運到生產現場,每兩小時進行一次這樣的過程,工廠內的部件大體上每兩小時就會追加一次。從而,戴爾各工廠平均庫存維持在4天左右,根據工廠的不同甚至只有2小時的庫存。而其他對手的庫存甚至多達45天。戴爾的成品物流進行外包,95%的產品可以在7天內送達客戶。
戴爾最大的40家供應商為其提供了相當于總成本75%的物料,再加上另外20家供應商,60家供應商可以滿足95%的物料需求。
通常,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運營成本是本土公司的兩倍,本土PC企業的運營成本平均占總成本的8.5%,外國公司平均占比在20%-22%左右,而戴爾在中國的運營成本占比僅是9%,所以它敢提“本土價格、國際品牌”。
圖 戴爾運營價值鏈
沒有營銷隊伍帶來的大量客戶需求,戴爾就不可能建立起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和高效的供應商體系,即使建立起來,也無法發揮規模效應。營銷隊伍+組裝工廠+供應鏈體系,這三個環節邏輯緊密,環環相扣,這才是戴爾電腦輕資產運營成功的秘密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