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控股集團是北京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重要投融資平臺。旗下擁有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,主要業務包括燃氣、收費公路、環保、地產、能源、先進制造、金融投資等多個方向,目前已經形成以基礎設施建設、公用事業為主業,氣、水、路等多個業務板塊彼此協同、相互支撐的業務格局,其發展方向是國內領先的綜合城市運營商。
在此對A集團的外部環境做一系統分析。
(一)宏觀環境分析
A集團在外部發展環境方面面臨諸多機遇,也存在一定的挑戰,主要表現在:
1. 中國經濟將保持新常態下的平穩較快發展
中國面臨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。從外部環境看,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還難以完全消除,全球經濟復蘇尚待時日,世界經濟步入“后危機時期”,進入新的調整。從另一個方面來看,中央政府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,宏觀調控能力逐步增強,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擴大國內需求,強力推動國際化合作新格局,使得經濟獲得新的增長動力,可以預見,在未來五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新常態之下的平穩、較快發展。
2. 城鎮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將推動經濟發展
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及城市化的中期,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。未來10-15年中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,城鎮化水平將年均提高0.8-1個百分點。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,中國在“十二五”期間將繼續推進城鎮化,重點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,完善市政基礎設施,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,這將為城市運營類企業的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3. 資源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大幅波動
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、資源需求的增長、美元的疲軟以及期貨市場的投機等多重因素,全球范圍內資源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近年來大幅波動,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。資源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波動,將會對集團未來在資本市場的融資、對集團向能源上游領域業務的延伸拓展產生重要的影響。
(二)產業環境分析
1. 燃氣行業發展環境
天然氣作為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的一種清潔能源,市場消費量將持續快速增長。 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天然氣消費量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,到2015年,中國天然氣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,占終端能源消費量的比重達到5%;北京市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150億立方米。
同時,也應看到,這一領域的市場競爭趨于激烈。中石油等上游企業在壟斷氣源和輸氣干線的情況下,憑借資源和價格優勢開始推行向下游企業的縱向整合,給現有城市燃氣企業造成較大壓力。而外資企業、民營企業憑借資本運作優勢和體制靈活優勢快速搶占城市燃氣市場。此外,在今后北京市優化能源結構的過程中,天然氣的發展還將面對其他能源、特別是電力的競爭。
2. 水務行業發展環境分析
行業競爭加劇。水務行業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,水價改革力度加大,水務市場的政策環境和投資環境改善,吸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,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,也加劇了行業內部競爭,加大了企業拓展市場的難度。
水務企業成本壓力加大。由于國家不斷提升供水標準和污水排放標準,加之能源、原材料價格的走高,勞動力成本的剛性上漲,物價指數不斷攀升,水務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上升。
3. 保障性住房建設行業環境分析
北京市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住房體系,住房供應結構面臨優化調整。北京市提出加快中小戶型的廉租房、經適房、限價房、公租房建設,確保各類政策性住房用地供給等目標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北京市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,完善政策性住房體系,增加土地供給,加大財政投入,將建設、收購各類政策性住房100萬套,保障性住房供給要占住房供應總量的60%。
保障性住房建設為市屬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。北京市大力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過程中,首開、北辰、金隅、北京建工等一些市屬房地產企業都進入了保障性住房開發領域,萬科、保利、富力城等大型民營企業也開始進入保障性住房市場。由于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有很強的政策性,北京市屬的開發企業可能占據較多的有利條件,集團在有效整合、利用內部土地資源的基礎上將有較大的發展機會。
4. 固廢處理行業分析
綜合來看,A集團主要業務具有競爭優勢,且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壁壘。作為北京市投融資平臺,在資本運作方面具有多年經驗,擁有良好的公共關系資源,在北京市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也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和支持。然而,面向未來的經營形勢,集團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,突出的問題包括:各直屬企業之間業務發展不均衡,集團管控能力待提高,業務發展的整體協同性不足,運營管理成本高,人才儲備不足,等等。
無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企業,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,還是以A控股集團為代表的國有資本投資與運營公司,面對經濟和技術環境的劇烈變化,都需要對自身的外部環境進行全面、系統、及時的分析,明確宏觀環境、產業環境,對競爭群體、細分市場等進行深入的研究,從而把握趨勢,明確自身定位,積極培育比較競爭力,實現穩健、可持續發展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漢哲微信公眾號,查看更多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