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dd id="sygir"></dd><dd id="sygir"></dd>

    <dd id="sygir"><big id="sygir"></big></dd>
    <dd id="sygir"></dd>
      1. <tbody id="sygir"><center id="sygir"></center></tbody>

      2. <em id="sygir"><strike id="sygir"><u id="sygir"></u></strike></em>

        <span id="sygir"></span>
        1. 400-019-8860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管理研究anagement
          漢哲原創當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管理研究 > 漢哲原創

          案例分享——華為技術的薪酬管理

          最后更新:2017-05-24 13:13:33 文章來源:佚名 

          華為技術是全球領先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,致力于向客戶提供創新的滿足其需求的產品、服務和解決方案,為客戶創造長期的價值和潛在的增長。目前,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,以及31個全球前50強的運營商,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。2009年,華為的全球員工共計8.75萬人,其中研發人員為25943人,占總人數的42.78%。

          華為的成功并不偶然,在華為的管理模式中,最具特色的是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,其中,薪酬激勵體系的設計,是其領先于其他企業的關鍵之處。

          1. 薪酬設計的指導思想

          華為的薪酬管理體系堅持“效率優先、兼顧公平”的原則,其特點是高工資、高福利,以確保吸引到優秀的人才。

          華為在薪酬體系設計方面的指導思想包括:

          • 在薪酬和待遇上堅定不移地向優秀員工傾斜;

          • 堅決推行定崗、定員、定責、定酬的待遇系統;

          • 以績效作為晉升的依據,績效考核的殘酷性就在于自己跟自己的過去比;

          • 工資分配實行基于能力主義的職能工資制;

          • 獎金的分配與部門和個人的績效改進掛鉤;

          • 安全退休金等福利分配,依據工作態度的考評結果;

          • 醫療保險按貢獻大小,對高級管理和資深專業人員與一般員工實行差別待遇,高級管理和資深專業人員除享受醫療保險外,還享受醫療保健等健康待遇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2.主導型工資制度的選擇

          在華為的薪酬體系中,職能工資制是其核心模式。職能工資制有別于職務工資制,它是基于員工能力,以員工能力作為工資發放依據的一種薪酬制度。
          同時,經過華為改良的職能工資制又增加了績效的成分,以績效為導向,其目的和依據都是以員工的績效來評定的。

          這種薪酬制度有其獨特的作用,主要表現在:

          • 統一的薪酬體系為公司內部人才流通提供條件;

          • 通過責任、能力、貢獻三方面拉開工資收入差距;

          • 避免所有員工都朝“官位”上擠,實現職業發展雙通道,讓員工在不同的領域、根據自己的特點、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。

          3. 薪酬體系的構成
             
          華為的薪酬體系構成非常完善,包括各種對員工具有激勵作用的措施,如下圖所示:

          (1)基本工資

          華為基本工資起薪分為應屆生和非應屆生,非應屆生一般比應屆生高20%,實行協議工資制。新員工進入3個月左右一般加薪一次,加薪主要依據部門、個人績效和公司贏利情況,加薪原則是向研發和市場傾斜、向一線傾斜。

          確定基本工資的主要因素是職位、能力和績效,正好體現了三要素評估體系。通過三要素評估計算崗位價值,再根據崗位價值大小順序制作職位序列表,對平行職位實行薪酬相等制度。這樣的制度解決了企業內部分配不公平的問題。

          (2)獎金

          華為的獎金占個人所有報酬的1/4,每年7、8月份進行大規模的“發紅包”活動。發獎金時主管會指出自己直屬員工的一個缺點,并提出改進要求。

          影響獎金的因素主要有:總薪酬、員工個人季度工資所負責任、工作績效和項目完成情況。一般市場和研發部門獎金最高,秘書、生產部門員工獎金最少。

          (3)加班費

          加班費嚴格遵守國家勞動法規定,其標準按員工的基本月工資除以月法定工作日計算。

          (4)內部股票分紅

          新員工入職一年后,可以擁有華為的內部職工股,股票是按每股一元向公司購買,不得轉讓,離職時必須賣給公司,股票分紅是相當可觀的,最高能達到70%。

          (5)補貼

          包括員工的交通費、住宿費、通信費等。交通費分為出差補貼和交通補貼(只限于公司總部),出差補貼又分為國內、國外,根據不同的城市,都有細致、完善的規定,便于所有員工參考執行。

          (6)補充保險

          也被稱為“安全退休金”。96年開始每年發給員工相當于基本工資15%的補充保險,每三年一次打到員工銀行帳號上,離職時可一次性取走。這個制度可以給員工提供長期保障和作為長期激勵手段。

          (7)其他福利

          其他福利顯示了華為的“人情味”,如:應屆畢業生報到時的路費、行李托運費、體檢費可以實報實銷、新員工正式上崗前的內部培訓期間工資、福利照發,等等。

          4. 股權激勵制度

          華為股權激勵的演變過程:

          ? 1990年開始實行員工持股制度:當時明確為員工集資行為,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資金問題;當時參股價格為每股10元,以稅后利潤的15%作為股權分紅。

          ? 1992年,華為獲準在公司發行內部股票,實行職工全民持股制度:大量吸納郵電系統員工入股,緩解了資金匱乏的矛盾;全民持股使員工對公司的責任感和忠誠度得到提升,在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,員工都會考慮盡量節省開支并創造利潤;吸引人才的作用非常明顯。

          ? 1997年,華為不再發行股票,在企業內部持股以股權形式出現:員工進入公司滿一年后,員工持股份額根據“才能、責任、貢獻、工作態度、風險承諾”的考核來決定;員工持股不采取讓員工現金入股的方式,員工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是自己的年終獎金,自愿參股,通過配股兌現,一年發一次紅利,自動滾入本金;新員工的年度獎金不夠派發的股票額,公司會貸款給員工,逐步償還;目的是將員工利益與企業長期利益結合在一起,形成有競爭和激勵效應的科學分配制度。

          ? 2001年,華為意識到以前那種股權安排的潛在風險,開始實行期權改革,即所謂的“虛擬受限”股:期權的獲得不需購買,只要工作滿一年的員工都可以獲得相應數量;員工獲得一定額度的期權,期權的行時期限為4年,每年可兌現1/4,價格是最新的每股凈資產價格;


               2006年,華為又動用幾十億的未分配股權,再次給予80%以上的員工股票購買權:此次股權激勵的范圍超過1.6萬人,共10億股,以每股2.74元的價格向核心骨干員工發售。員工出15%,其余由公司擔保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。目的:一是向銀行申請股權抵押的貸款額度,緩解華為由于3G市場推遲所帶來的資金緊張問題;二是將股權向新的骨干核心傾斜。這樣既可以降低華為的資產負債率,又可以讓員工一起承擔部分經營風險。

          總體來看,華為的股權激勵制度大大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,推動了企業的超常規發展,這是華為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?
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:漢哲管理咨詢

          2017,漢哲管理咨詢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9018895號-1

       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
          咨詢電話
          400-019-8860
          微信咨詢官方微信
          在線留言
  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亚洲精品摄像头AV无码,曰本道一区二区无码视频,亚洲色蜜桃无码一区在线,中文无字幕无码A片久久网